
上海小區的保潔人員不識別分類垃圾桶
上海小區的保潔人員不識別分類垃圾桶
有市民反映,今年9月,有關部門在小區垃圾箱房門外放置了三只分類垃圾桶。但是雖然名為“分類”,實則與居民樓下的垃圾桶并無區別。不僅如此,垃圾桶沒有專門人員及時清理,對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。記者近日走訪了本市多個小區發現,由于小區物業缺乏管理規范,保潔人員也缺乏分類常識,目前上海很多小區的分類垃圾桶事實上沒有起到應有作用。
分類垃圾桶原來只是為應付檢查
“垃圾桶就放在我們樓門口,起初連蓋子也沒有,天氣又熱,垃圾丟得到處都是,引來了很多蠅蟲,還有污水流在垃圾桶外,氣味難聞!”據市民介紹,小區內按照規定,在垃圾箱房門口放置了有機、無機、玻璃制品三只分類垃圾桶,在桶上分別貼上了標簽。但是,小區保潔人員將居民樓門前的垃圾桶清理倒空后,仍舊沿用原來的方法,只將可回收垃圾挑出,其它則送進垃圾箱房等待垃圾車統一處理。
關于分類垃圾桶“不分類”的情況,市民曾多次向小區居委會反映,但并沒有得到解決。居委方面表示,垃圾桶的選址、清理和人員均由物業管理。
記者近日來到小區,現場詢問了幾位小區保潔人員,他們均表示,這三只分類垃圾桶的作用和居民樓前的大黑桶是一樣,在黑桶滿了以后就往這三只里面扔,沒有分類的概念,只需每天清倒一次,清洗一次即可。記者發現,這幾名保潔人員對有機、無機垃圾的分類標準也并不清楚。同時,垃圾箱房仍舊透出隱隱的臭味。
上海嘉榮物業有限公司海逸公寓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小區物業依照政府環保方面要求將分類垃圾桶放置在垃圾箱房門口,接受上級不定時檢查。物業在接到居民投訴后及時加上了三只桶蓋,防止蟲蠅肆虐。同時,垃圾桶的管理已引起物業的重視,“我們已經多次同居委會就垃圾桶問題進行磋商,準備適當調整保潔工作,也計劃安排專人每天及時清理,盡力把對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。”但他同時表示,分類垃圾桶的布置安排是上級意見,物業方面不便擅自做出改動。
示范小區:保潔員代為分類
2007年,本市在居民區推出按照有害垃圾、玻璃、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分類的四色垃圾桶。不過,目前不少小區無法正常實施垃圾分類,但也有一些小區形成了較好的管理規范,譬如盧灣區的瑞南新苑小區和靜安區的新福康里小區,小區中的垃圾分類不僅井然有序,居民們也漸漸養成了按色分類的好習慣。
浦東新區某小區是上海市分類收集示范小區,物業管理處有關人士告訴記者,該小區內的四色分類垃圾桶自放置以來就一直有專人進行管理。物業保潔人員從居民樓前將垃圾集中到四色垃圾桶分類,后進入垃圾循環處理系統。記者在小區垃圾房門前看到,四色垃圾桶以及一只廢舊電池回收箱排列有序,標識清晰,并附有垃圾分類標準,方便居民分類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南京“科技達人”開公司創業 研發智能垃圾箱接到大訂
- 美醫療垃圾桶驚現碎尸
- 推行效果不如意 單桶垃圾桶分類卡在了哪兒?
- 10個大型垃圾箱 小區門口排排站
- 清潔工垃圾桶內發現疑似人骨 警方帶走嫌犯
- 洛帶古鎮菱角堰社區配套設施交貨安裝圓滿結束
- 織金縣三甲街道560個垃圾桶助力創衛工作
- 萬德福“17周年廠慶感恩優惠回饋”活動拉開序幕!
- 餐廚垃圾倒進路邊垃圾桶餐館老板娘的舉動“吃”到了罰
- 澳門的街道是如此的干凈